湖南省第二批建設培育的產教融合型企業
可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三年規劃(2022年-2024年)
一、發展基礎
可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,是一家集研發、生產、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全生命周期個人健康管理領先企業,公司于2021年10月25日正式登陸深交所(股票代碼:301087)。
可孚醫療現轄30家全資子公司、8家控股子公司、1家參股公司,產品業務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,目前集團在冊員工人數4000余人。設立了長沙、深圳、杭州三大研發中心,長沙(2個)、湘陰、南通、上海五大生產基地。自成立以來無任何重大環保、安全質量等違法違規行為,具有良好信用記錄。
近年來,我司與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、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全方位、多層次的校企合作,將生產與教育緊密聯系,為培育更多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,共建了實習基地,目前已有眾多學生來可孚實習,將學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,在崗位上發光發熱。
二、指導思想
進一步貫徹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理念,助力“三高四新”戰略實施,鞏固以往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,培養更多具有良好專業知識、技術能力、職業素養的應用型人才,加強校企聯系與合作,促進企業發展,培育更多優秀人才。
三、規劃目標
根據公司的人力資源規劃需求,校企雙方聯合招生,共同制定或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,在師資、技術、設備、場地、信息等辦學資源方面進行合作,通過校企合作、工學結合的培養教育形式,為公司培養優秀的業務及技術骨干,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后備人才。
1、為公司“量身定做”準員工,使學生未畢業即預就業,組建“可孚訂單班”,學校按照公司的計劃與要求來系統地教育與培養學生,使其在畢業時達到公司的標準,成為合格員工。雖然訂單班學生還未畢業,但是他們都能夠了解以后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方向。訂單班學生更加明確其就業目標及崗位需求。
2、公司根據需求選拔學生,提早獲取優秀資源,相對于平時固定的校園招聘形式,公司通過開辦訂單班的模式可以提前預定優秀人才。由于工種和崗位的原因,為了保證用工的穩定性,公司對畢業生需進行多方面的了解。所以,把訂單班開設在入學初期,使公司有更大空間和自由選擇符合要求的學生,及早對人才進行錄用。
3、校企強強聯合,攜手培養訂單班學生,校企合作訂單班與普通行政班的區別在于,學校按照公司的特點和需求安排教學計劃,遴選教學資料,挑選專門輔導員和班主任,組織針對性強的崗位實踐,全程按照公司需求,訂單式地培養學生,可以最大程度地確保學生的教育質量。公司也選派專門培訓師前往學校給訂單班學生上課,提供專業相關的設備與技術,共同培養符合公司和社會需求的人才。
4、產教融合,共同建立技術研發中心,培養研究型人才,建立以公司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,通過校企合作中的定向人才培養機制、項目合作、學術交流平臺等形式,拓寬公司與學校人才的視野,培養學校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,提升公司自我研發能力及生產加工能力。
5、2021年-2024年,三年內公司將通過“訂單班”等機制培養適合公司的業務及技術型人才,通過“訂單班”培養100人/年,研究型人才10人/年。
四、重點任務
為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優勢,發揮職業技術教育為社會、行業、企業服務的功能,為企業培育更多高素質、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,利用師資、技術、設備、場地、信息等資源,貫徹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理念。
1、加強校企聯系與合作,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。結合企業實際發展需要,明確人才標準,形成多層次、多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,通過訂單式培養機制、項目合作或學術交流平臺等形式,采取“2+1”聯合辦學模式(前兩年學生在校學習,后一年在企業進行專業技能培訓、輪崗實習及就業),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,增強其職場適應力。重視師資培養,每年定期推送1-2名教師參與進修計劃,提升院校師資力量。
2、重視過程管理、及時復盤。每年度定期對本年度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工作進行總結,有利于為來年培養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性建議,同時重視對當年度取得成果的輸出與鞏固。
五、保障措施
1、建立及完善管理制度
建立及完善公司《招聘管理制度》、《實習生管理制度》、《員工試用期管理制度》等規章制度,規范實習生招錄流程,制定實習生培養方案,使其明確自身發展方向,提高轉正率及留用率,同時縮短企業新員工培訓周期及培訓成本。
2、明確管理職責
校企合作前,與合作院校簽訂必要的合作協議,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、合作范圍及內容,形成校企分工合作、協同育人、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,保障學生在企業實訓的設備、場地等基本條件,確保學生圓滿完成實訓任務,同時學校為企業及時輸送所需人才。
3、加強雙方溝通交流
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實施中,雙方要根據人才培養、選拔、組建、項目計劃制定等過程不斷進行溝通,確保培育更多高素質、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。
4、充足合理的資金保障
合作過程中,做到資金合理使用。嚴格按照培訓計劃、實習生薪酬方案等預算批復開展,合理推進及資金使用事宜,嚴把資金,內部定期檢查,嚴禁項目資金截留挪用,確保資金安全運行。